研究表明,晚餐过饱容易使人做噩梦,引发失眠、神经衰弱等病症。原因就是过多的食物容易导致胃肠紧张和过重劳作,大量的“兴奋”信息传入脑细胞,扩散到大脑皮,会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。因此,晚间饮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不宜过饱
“饱食偃卧,则气伤”,如果晚饭吃得过饱,或者睡前吃零食,食物没有消化就上床睡觉,就会增加胃肠负担,中医认为,胃不安,则夜难眠。
不可饥饿
晚饭吃得过少就会导致睡眠时出现饥饿感,所谓“饥饿难耐”,人自然无法轻易入睡。
不能太晚
有些中老年人为了等家人回来一起进餐,尽管感到饥饿,仍坚持忍受,结果通常在晚上8—10点左右才进晚餐,这样很容易导致胃肠疾病发生。事实上,晚餐的时间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是最科学的。
比例不能失调
每天三餐的进食量比例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来安排。通常情况下,三餐的比例为3:4:3;如果习惯于晚上9—10点睡觉,三餐的比例应为4:4:2。这样既能保证活动时能量的供给,又能在睡眠时让胃肠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热量不能过剩
调查资料显示,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绞痛、糖尿病、心肌梗死等疾病与长期进食丰盛的晚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因此,晚餐菜肴不宜过于丰盛,应该以清淡爽口的食物为佳。
此文声明
本站凡注明来源的作品、文章、图片等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,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。
如侵犯到您的版权或权益,请联系我方进行删除,由本文引起的法律纠纷及其它责任与云健康网无关。
其中涉及的晚餐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,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
2021-02-07
2020-06-14
2020-05-17
2020-02-17
2020-02-17